话说陈霜和叶萱二人结为姐弟后,叶萱对待陈霜的态度更是温柔,丝毫不见那晚黑眼怨灵的恐怖和压抑。而陈霜则是尝试让自己放松,在这仍算陌生的环境,逐渐地接受叶萱。
或许是由于记忆的影响,结为姐弟后,叶萱对陈霜更加热心,似要把生前的遗憾一次性弥补回来。而本性格冷淡的陈霜则是略有些无奈,他生前本在心理学一门有极高的天赋,自学两年后已有不小成就,甚至还发表过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只是自家人知自家短,在对自身心理得研究中,他也早早确认了一件事──自己有精神分裂。
也是因此,在多数熟悉他的人眼里,他总是嬉皮笑脸,活泼好动。可实际上,每当他不用正面那些俗人时,即刻冷淡了神情。若说是演,那也谈不上,实际上只是受到生理影响,自然形成的一个对常人而言极其正常的意识形态。而那个冷漠,平静清醒的他,便是他在环境的影响下,引发对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走上歪路后又深入心理学的研究,最后才产生其极度现实的理性意识。偶尔,活泼的意识还会对“理智”感到恐惧。常人可能无法想象,自己要如何恐惧自己的意识?但事实就是如此,二者共存,且“理智”在大多数时候能一针见血,冷漠地撕开一切行为的华丽掩饰,直指其内在意识,乃至自身的自欺行为和一切心理状态。
也正是在发现自己处在精神分裂的状态之后,陈霜便开始警觉,意识到这样的状态对个人而言极其不利,于是就开始了一次“自救”。精神层面的救赎不同于肉体,他的方法便是沉入对哲学的研究。而正巧,他在哲学上的天赋几乎不亚于心理学,于是他诞生了第三种意识形态──融合了“理智”和“活跃”两种意识形态的优点,再加上世俗伦理和哲学的添砖加瓦,总算塑造了一个礼貌待人,不卑不亢,随和易相与的外在形象。
话至此,以上即是陈霜的个人情况。也正是因重生后,仍处在这样一种精神分裂状态,陈霜对于叶萱忽然改变的态度,表现为时而沉浸被人关心的温暖,时而又警觉且竖以高墙。但就行为而言,表现出的是一点礼貌加一点笨拙的感情,同时也是真的对叶萱产生了一种怜惜兼依赖的情绪。极度早熟的他自然不会因为容貌而轻易动情,但这次却动了,酝酿已久的,疑似亲情的一种感情。
在陈霜十二三岁时曾听闻,自己有一个未出生,胎死腹中的姐姐。他曾幻想,如果那个姐姐出生了,他会好好照顾她,希望与她朝夕相处。只是后来,当他再次想起,也明白了“有她没我,有我没她”的简单道理。于是,他不禁有些庆幸,岁月易老,物是人非之下,他庆幸的不是自己成功出生,而是庆幸她没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个肮脏污浊的世界。也是抱着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态,他尝试着发自内心地接纳叶萱,然后也很成功地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弟弟的位置。
思绪飘飞又收回,看向窗外万家灯火,不知怎的,陈霜灵光一闪,随后低吟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一首《诗经小雅鹿鸣》背诵完毕,只见一道蓝光闪过,没入了他的灵体。
吟完一首诗的陈霜只觉得身体一阵清凉,随后低头抬手,发觉身体竟凝实些许,他不由得大惊──吟诗竟然也能增强灵体?一念至此,陈霜略加思考稍作沉吟,又开口:“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一首《诗经小雅采薇》吟完,陈霜微微一愣,没有了清凉感,低头看向身体──依旧如故,不由得有些疑惑,不明其因。
而此时正巧叶萱打开房门走出,看见了正在低声吟诗的陈霜,不由得问道:“在干嘛呢?”
“呃……我发现吟诗可以增强灵体,所以……”陈霜灵体开始轻闪,表情有些尴尬。
叶萱见陈霜局促的样子,噗嗤一笑,“不就是吟诗嘛,多有意境的一件事儿,你干嘛跟做贼一样呢。还有,吟诗提升修为本是儒修的专利吧,你怎么……”
“我也不知道,背了一首诗就这样了。”陈霜有些慌乱地解释道。
“那好吧,你先跟我来一趟书房,准备一下,我们三个小时候后就出发去鬼市了。”叶萱也不深究,说罢,便转身率先走进书房。
而陈霜则还是觉得莫名有些尴尬,但也很快跟随叶萱进了书房。
话说书房内,靠墙一面放有三个大书架,一个摆放的都是文学类书籍,另外两个则分别是关于“灵”的介绍和一些特殊的玉简或竹简了。三个书架里,也只有摆放玉简竹简的书架没能放满。因为先前叶萱所说的几本书都在第二个书架,而第三个书架看似不凡,所以陈霜也没有自作主张去触碰。
而现在,只见叶萱走到第三个书架前,站在那略加思索,随后取下两个玉简和一个竹简,转身递给了陈霜。
“这个竹简是教你灵力的基础运用,两个玉简分别是《隔空摄物术》和《御风术》,如果你天赋高的话,在前往鬼市之前应该能学会隔空摄物。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你先自己学吧。”叶萱简单地交代了一下,便留陈霜一人在书房,自顾自地回到自己房间。
看着叶萱合上的房门,陈霜一手抱着三个书简,挠挠头,便坐到书桌前,先摊开了竹简。
只见竹简第一板第一列便是“静心凝神,气随意动……”
仅仅十几分钟,陈霜便看完并理解了竹简中的内容,意思大概就是:灵靠意念来驱动灵力,初次上手需用意念感应身体或周围的灵气,引气入体,意念越强则掌控的灵力越多,则灵体越凝实。
感觉书简中的意思都理解得差不多了,陈霜便开始实验──闭眼,逐渐静心,他很快就感受到身体里蕴涵的压缩的一大团灵气,这也正是他的身体构造。同时,他还直观地用意念“看到”身体周围飘散的稀薄灵气。于是陈霜心神一动,将意念笼罩住灵气,随后引着它们一点一点进入自己灵体的核心──也就是心脏部位一颗浓缩的灵力结晶。
第一次实验有了明显的成效,灵力进入灵体心脏位置的核心后,很快融入其中,然后均匀地散至全身。于是陈霜睁眼,发现自身灵体微不可查地凝实了一丝。到这,陈霜喜形于色,又很快压下继续尝试的意愿,摊开了《隔空摄物术》的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