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一章 走出山区投亲靠友

作者:齐森|发布时间:2018/10/28 22:33:11|字数:3111

阿尔金山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端,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青海西藏新疆三省交界,是一片无人区,高原地形地貌独特,矿产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鲜为人知的违法犯罪活动。当时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如果说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中央政府管不了的地方,那么只有两个:台湾和阿尔金山。

大通县是青海省的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这里的农牧民生活贫困,日子过得很艰难。马中海出生在大通县高原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尽管只是高中毕业,但他已经算是村里的高才生。在这一地区,既没有可供开采的地下矿产资源,也没有富饶的土地,贫瘠的山区长不出丰收的庄稼,人们只能靠老天爷吃饭。遇到雨水多的年份,还可能有一些粮食,而一遇上干旱年,地上便颗粒无收。有些年份人们只有靠救济和外出要饭。于是,许多年轻人被迫到外面自谋生路。

有心外出打拼的青年很多,马中海正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他早已厌倦在农村干苦力活儿,更不愿将自己的一生绑在那贫瘠土地上。他非常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决心要走出农村。于是,他先后到过西宁湟中临夏等地,想找一份工作,只因高不成低不就,再说他只是一个高中生,并没有什么特长,一直没有哪个合适的地方用他。大约过了一年,马中海眼看没有希望找到工作,而自己又不愿回农村老家,只好在城里给别人打工或做一些小本买卖。后来,听说他五叔马宁国在格尔木发了财,他便满怀希望地到那里投奔已经当上大包工头的五叔。

马宁国是靠承包工程迅速在格尔木发起来的,马中海经过打听,终于找到他的门上。见到自己的亲侄子不远千里从老家赶来投奔他,马宁国不好拒绝,只好收下他。但是,当听说马中海几年来一直游手好闲,四处飘荡,既没有多少文化,也无一技之长,他又有些担心。于是,他对侄子说:“中海,我知道,你是个有文化的高中毕业生,应该是上大学或在公家单位上班的人,只因运气不好,所以没能如愿。现在到我这里来,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对吧?”

马中海说:“五大,你老人家说得太对了,我本想吃公家饭的,但命里不让我端那碗饭。尽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还是无望。知道五大你生意做这么大后,侄子我才怀着很大的希望来找你,还请五大收留我。”

“中海,你也可以看到,我这里都是苦力活儿,靠下苦挣钱,没有像干部那样整天坐在房子里就能领到工资。”

“这个我知道,五大,请你尽管放心,只要能跟着你干,我就是累死累活也心甘情愿。”

“那好吧,中海,从明天起,你就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儿。”

自此,马中海便在他五叔的建筑公司里当小工。起初,他还能坚持和其他民工一起搬砖递瓦,一起拌水泥拉钢筋,有啥活就干啥活儿,但没过多久,他的浪荡心性就又暴露出来。仅一年时间,他在建筑公司先后换过几次岗位,却仍然埋怨没有适合他干的工作。他不愿意干重活,就要求他五叔给带他换一个轻活。马宁国经常嘴上骂他是吃不了苦的二流子,但心里毕竟疼他,最后还是让他当上材料保管员。

马宁国有三个孩子,一女二子,两个儿子先后都从大学毕业,并在父亲的帮助下,他们都进入格尔木市的党政机关工作,只有年仅十四岁的小女儿还在上初中。小女儿的名字叫马阴丽,尽管年纪还小,却出落得如花似玉,是马宁国两口子最疼爱的孩子。

那段时间,马宁国把这个侄子当亲儿子看待,马中海也像亲儿子一样在叔叔家自由出入。因为小女儿就要升高中,马宁国便让侄子既当他的材料保管,又当马阴丽的课外辅导老师。兄妹俩一个是不务正业的浪荡男子,一个是任性娇惯的怀春少女,二人在一起时间不长竟然很快产生感情。在辅导课程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在三心二意地讲解,另一个在似懂非懂地听着,彼此都在心猿意马地遐想。除了辅导文化课以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马阴丽总是缠着这个堂哥领她出去到处闲逛,而马中海也会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就这样过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兄妹俩竟然悄悄地偷尝禁果,做出天下男女都会做的那种事情。

自从和小堂妹发生关系后,马中海就有些后悔,觉得和自己的堂妹干这种事太不光彩太不道德,内心里时刻感到羞愧,并产生一种负罪感。但是,他二人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找个没人的角落偷情,这使马中海的罪恶感越来越强烈。于是,他想从这个家里逃走,而且越早越好,尽量在马宁国和他的家人还没有发现他们兄妹之间的丑事之前就离开这里。

在建筑公司干活期间,马中海在他五叔家认识一些有钱的人,他们中有包工头和做生意的,也有在青藏高原挖金子的老板,像格尔木的寇平岗西宁的罗旭等人。在决定要离开他五叔和马阴丽后,马中海先来西宁找到罗旭,要他带他出去挖金子。

那天,马中海找到他家时,罗旭正好在家。两人见面,互相打过招呼,罗旭请他到客厅坐下,马中海开门见山地对他讲明自己的来意。他说:“罗老板,我是来求你一件事情的,不知能否答应?”

罗旭问:“中海,有啥事尽管说,何必客气?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我会尽力帮,帮不上的,你也不要怪我!”

马中海犹豫几秒钟,说:“罗老板,你知道我在格尔木是孤身一人,虽然说住在五叔家,他们一家也都对我不错,但我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心里老想着自己干一点什么事。”

“哎,中海,你这话就说的不对!现在你正是背靠大树,想干啥干不成!你五大是格尔木有钱有势的大老板,他在当地说一句话,有几个敢不听他的话?”

“你这话也对,罗老板,但是我只想一个人出去闯荡一番,能闯出一番事业更好,闯不出呢,也算我没有白活。”

“你还很年轻,能有这个想法已经不简单,以后肯定能干成大事。但是,中海,说一句实话,眼下我还不能带你去。”

“为什么?”

“因为我自己现在手中还没有金矿点,这几年我一直在给韩老大干,今年我不想再给他卖命了,我想单干。挖金子这行当利大风险也大,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我这几年虽说没有挣多少钱,但我起码弄懂这里面的一些门道儿。”

马中海听罢他的话,想了想,说:“这么说,你暂时不到山上去?”

罗旭说:“就是,暂时去不成,等我找到金矿点才决定去的时间。”

“唉,我真的不想再在我五大家干下去。”

停了一会儿,他接着问:“罗老板,你能给我想一个别的办法吗?”

罗旭思索片刻,突然对他说:“哎,中海,你不是也认识寇平岗吗?为啥不去找找他呢?”

马中海说:“他,我当然认识,只是不知道他肯不肯帮我的忙?”

“他肯定会帮助你,他和你五大的关系那么好,只要你开口,他一定会同意。”

“他的金矿好吗?”

“听说他好像找到一个好矿,准备自己干。他原来和我一起都是给韩老大干呢,最近听他手下的一个人说他发现另外一个大砂金矿,所以就想退出来自己干。”

“如果这样,我得去找他试试看。”

离开罗旭家,马中海回到格尔木,给寇平岗家打去电话,家人说他不在家。他一连几天打过去好几次电话,都回说他不在家,他最后决定亲自去一趟他的家。寇平岗的家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位于格尔木市南郊,住宅面积不算大,但拥有三亩多地的大院落;院子里种满各种花草果树,时值冬春交替季节,院子里的果树还没有发芽,而院内温室里的花木蔬菜该开花的已开花,该结果的已经结果,透过玻璃也能看出室内红的红绿的绿,给干旱枯燥的冬末景色增添几多绿色生命的气息。

马中海来过这里,就轻车熟路径直找到寇平岗家里。他一进门,看到寇平岗的父母刚结婚不久的媳妇和几个家人都在,便向他们问过好,才问道:“平岗呢?”

寇平岗的媳妇先答道:“他不在家。”

但她的公公却说:“小马,平岗现在是不在家,不过,你先坐嘛!我让人马上去把他叫回来。”

马中海便来到客厅坐下,家人给他倒好茶,拿些吃的,让他等着。不一会儿,寇平岗果然很快回来。其实,他就是在家里隔壁房间和几个朋友打麻将。

两人一见面,边握手边说话,寇平岗说:“哎呀,原来是中海你来了,难得你这位稀客能光临寒舍呀!”

马中海说:“平岗,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需要打扰你,所以才来找你。”

“好,好!坐下说,坐下说!”

二人坐在沙发上,寇平岗先问:“最近马老板怎么样,还好吧!”

马中海说:“我五大好着呢,他就那样,过得很不错。”

“那就好,我有些日子没去看他了,过两天一定要去看望他老人家。”

“欢迎寇老板常去。”

二人寒暄一会儿闲话,马中海才说正事,也就是把他给罗旭说的话向寇平岗重复说一遍,意思还是说自己不想在马宁国手下干,想跟寇平岗上山挖金子。寇平岗一听,二话没说就答应他,马中海自然非常高兴。两人又说一会儿话,当说到关键处时,寇平岗提出一个条件。他说:“中海,你是知道的,我一直在韩老大手下干着,现在我自己发现一个新矿点,所以想单干,自己干总比给别人打工好嘛!但是,现在有一个啥问题呢,就是挖金子的钱不够,如果你能入伙,带一点资金来就更好!咱们弟兄合伙干,怎么样?”

马中海一听,就有些着急,忙说:“平岗,你不要我就直说嘛,干啥提这些条件?你知道我马中海的底细,我一个光杆司令,哪有钱往进投呢?”

“你先别急嘛,中海!你才来格尔木多长时间?我当然知道,但马老板可以帮你呀!”

“快别提了,我五大连工资都不多给我发一分钱,还指望他给我借那么多钱?”

“这不一样,只要你是干事情,你五大未必不同意。”

“那你说,我出多少投资才能入伙?”

“这还用说,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如果你要的太多,马老板不一定给,所以要说出一个合适的数字来。”

“唉,我恐怕少的他也不给。”

“中海,看来你还不了解你五大这个人,实际上他是很不错很仗义的老板。如果你一开口向他借钱,并说清楚是干啥用的,只要他认为你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那么他一般不会拒绝。”

“那你认为应该咋样对他讲?”

寇平岗考虑一会儿,才说道:”这个砂金矿是我手下一个民工发现的,我和他一起去看过,矿点确实不错,位置在阿尔金县境内。要挖这个矿,必须先准备资金购买设备再和阿尔金县地矿局签一个合同,然后才能正式进山开矿。”

马中海又问:“总共需要多少钱?”

“用不了多少,主要是我们自己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人员工资生活费用,再就是给县地矿局一些矿产资源补偿费,就可以。咱们今年刚开始干,第一年嘛,不要冒太大的风险,购买十几台小四轮拖拉机,民工不要超过一百人,先试探一年再说。”

“这么说,也用不了多少钱嘛!”

“中海,我是这样打算的,你只要购买五台拖拉机,其余的费用都由我来承担!至于一块儿怎么干咋样分成还得仔细再商量一下。商量好以后,再签一份合同,对你我都有个约束规定,你说呢?”

“这样当然好,也算是你对我特别的照顾。只是我的购买拖拉机的钱从哪儿来呢?”

“这肯定要向你五大开口!”

“至少需要几万吧!这么大的数字,我可不敢对他讲!”

“没有事,中海,你就把我给你说的这些如实地告诉他,他一定会借给你。”

马中海还是不敢,就硬要拉上寇平岗和他一起去见马宁国,寇平岗同意和他去。

正如寇平岗所说,当他二人把上山挖金子的事对马宁国一讲,并说明马中海需要向他借钱。他竟没有讲任何条件,慷慨地答应给侄子借十万块钱,寇平岗二人自然十分高兴。

马中海第二天就从他叔叔手里拿到了十万元。他马上找到寇平山商量合作的具体办法,同时开始组织民工,购买机械设备,准备好上山挖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