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十七章 登顶昆仑最高峰

作者:齐森|发布时间:2018/10/28 22:33:13|字数:3111

这年夏天,翰海旅行社组织一个由中国和欧洲六国登山爱好者组成的十八人登山队,他们欲征服位于东昆仑山的木孜塔格峰,欧洲的队员分别来自法国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中方队长由翰海旅行社副总经理张文昌担任,外方队长是一个名叫米格尔的法国人。

全体登山队员分乘六辆小车和一辆拉运物资的大卡车,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库尔勒阿尔金,最后到达青藏高原木孜塔格峰的北麓,大本营就设在山峰脚下。

木孜塔格,维吾尔语意即冰山,是昆仑山脉的主峰,位于青藏高原北端西藏与新疆交界处,海拔七千七百二十三米;峰顶长年被冰雪覆着,是藏北高原上少有的几座冰山之一,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几座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处女峰,一直是世界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山峰。

翰海旅行社组织的这个登山队,参加的人员参与的国家较多,成为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登山活动。为搞好这个次登山活动,旅行社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与法德瑞英意西六国登山协会进行多次磋商,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最终成行。但是,木孜塔格峰及其周围的恶劣自然环境,是组织者和参加登山的人谁也没有预料到。

登山队一行十八人如期到达既定大本营,即木孜塔格峰北麓。为适应高原环境,做好登山的充分准备,按照规定,到达大本营的队员不能马上登山,而是要在大本营休整三四天。一到营地,队员们都有些高山反应,只是轻重不同,但大家还能坚持把帐篷搭建起来。

到了晚上,有几个人反应得很厉害,他们往头上抹蒜泥服用治疗高山反应的药,都无济于事,但到天亮时,反应又好转一些。队员们就这样在营地休整适应四天时间,可仍然觉得白天反应轻,夜晚反应重,于是双方队长决定再让大家在营地适应三天。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七天早晨起床时,发现有一个登山队员已经直挺挺躺在帐篷里不动弹,其他人一看才知道他已经离开人世。这个队员来自英国,平时并没有表现出严重的高山反应,却不知为何这么快就献出自己的生命。看到这种情境,张文昌和米格尔两个队长经过商量,准备就此终止这次登山活动,但在征求其他队员的意见时,大部分人都不同意终止登山。

愿意继续登山的人提出该留的留下,该回的回去,两个队长只好一个个落实,最后留下来的还有十四个人,只有三个人不再坚持登山。这三个人本来反应很严重,在见到一个人已经死去时,他们更是感到害怕,便主动要求下山。

但在安排车辆上,让两个队长有些犯难。米格尔先说:“张队长,如果派一辆小车下山,我担心他们在路上的安全,万一车子坏了,没有人能救他们。如果派两辆小车下山,我又担心影响咱们大队人马的安全,这咋办呢?”

张文昌的心里其实一直在考虑这件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朋友马宁国,因为去年在格尔木时,他曾对他说过要上藏北高原挖金子。于是,他对米格尔说:“米队长,你的担心也正是我的担心,咱们的车辆的确不够用。另外,我还担心咱们的食品也可能短缺,因为在大本营比原计划多待几天,消耗的物品也多。所以,我想,这次不但要派车下去送人,而且还要派人下山去采购上来一些东西。”

米格尔继续说:“那怎么办?咱们的车子不够用。”

张文昌思索片刻,说:“我倒有个办法,不知米队长是否同意?”

“什么办法?”

“这附近有我的一个朋友在开金矿,我去找他帮忙,他肯定同意。让他派一辆车过来支援咱们,适当给他一些费用就行啦!你看怎么样?”

米格尔一听,心想哪有这样的好事,就说:“这当然好,那你赶快去吧!”

张文昌开上小车一路向东驶去,大约走了两三个多小时,便到达一家金矿点。他上去一打听,矿上的民工说那不是马宁国的矿,马宁国的金矿叫作琼塔格矿,再向东走四十公里才能到达。

张文昌于是继续向东走,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果然见到一处比前面金矿场面更大的矿点,心想这一定是马宁国的矿。他到一民工跟前说要找马宁国,那民工很热情地向他指着远处一片帐篷密集的地方,说马老板就住在那里,张文昌便顺着民工指的方向驱车前进。

车子到那里,张文昌在车里就一眼认出曾经见过一面的马中海,他正站在一顶帐篷前面向张文昌的车望着。张文昌把车停在他的面前,一下车,马中海也认出他来,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说:“哎呀,原来是张总,你咋能找到我们这儿来?”

张文昌说:“我是来看看你们,马老板呢,他在吗?”

马中海连忙说在,便把他领进一顶帐篷。张文昌走进帐篷一看,见马宁国正躺在床上睡觉。马中海大声说:“五大五大,你看谁来了?”

马宁国似乎被惊吓了,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瞪着张文昌看了几秒钟,才说:“是文昌你?我不是在做梦吧?”

张文昌说:“马老板,是我,打扰你休息了!”

马宁国这才站起来,伸出双手和张文昌握手,问道:“记得去年你曾经说过要到山上来,没想到真得就来了。你共带多少人?”

“人倒不少,二十几个。”

“那好,今晚就在我这儿吃饭,咱们弟兄好好喝几杯!”

“马老板,我不能在这儿待时间太长,我来是向你求救的!”

“咋啦,你有啥事这么紧?”

张文昌于是把他带领登山队欲上木孜塔格峰,以及因高山反应已致一人死亡三人危机的情况大概给马宁国讲述一遍。

马宁国听罢,说:“人命关天,救人性命是大事!你就说需要我帮啥忙?”

张文昌说:“因为我们的车辆有限,只能派出一辆小车,所以想请你再给我们支援一辆,和我们的那辆小车一起下山,再一起上来,这样就更安全。费用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会给你出的,咋样?”

“费用咱们先不说,我老马也不缺那几个钱!这么说你今天不能在我这儿吃晚饭?”

“没有时间,马老板,真的,我们在车上随便吃些东西就行,吃饭太耽误时间!”

“那好吧,我也不留你!我叫车来,你带上赶快去吧!”

说完,马宁国喊了一声一个司机的名字,那司机便很快来到他跟前。他对他说:“张经理要用车,你跟上他去,一切听他安排,好吧!路上小心点儿!”

司机听完他的话,就上到一辆越野车上,等张文昌和马宁国说再见,他们同时发动车,一起向木孜塔格峰方向驶去。

回到大本营,已经到下午六点多钟,张文昌和米格尔简单商量一番,便决定让米格尔和翻译余雷下山送人,处理善后事宜并采购东西,张文昌留在山上负责后面的登山运动。当晚,米格尔和余雷带上两个小车,拉上三名队员和一个尸体,连夜往库尔勒赶去。

张文昌正和其他后勤人员为登山队员忙碌,为他们担心,这时马宁国开车从琼塔格金矿赶过来看望他们,随他一块儿来的还有寇平岗马中海马根儿和罗旭。他们为张文昌带来一些吃的东西和一箱子白酒。到中午时,张文昌把中外登山队员和马宁国五人叫在一起吃午饭。

外国人并不懂什么是清真食品,就把他们带来的军用罐头,像红烧肉红烧猪蹄豆浆鱼块等,打开几盒,请马宁国几个人吃。除寇平岗和罗旭外,三个姓马的连筷子也不动,外国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当张文昌看到他们三人尴尬的脸时,才突然意识到他们不吃猪肉,就对几个外国人说:“他们这些人就和阿拉伯人一样,从来不吃猪肉。”

那几个外国人马上明白过来,不再劝他们吃。张文昌和他们已经很熟悉,便开玩笑对马宁国说:“马老板,没关系,尝一尝嘛!”

马宁国摇头说:“那是不行的,你们吃吧!”

张文昌说:“这多不好意思,马老板,我们吃,你们看,咋行呢?”

马宁国说:“没关系,我们虽然不敢吃猪肉,但还是敢看呢!再说,我有自己带来吃的东西。”

说罢,他扭头对马中海和马根儿说:“你们去,把咱们带的牛肉和羊肉拿下来,让大家都尝尝!”

二人过去打开车门,每人从里面取出来一个布包袱,他们把包袱拿过来放在众人中间,打开一看,一个里面是小块的羊肉,另一个是大块牛肉。马宁国对大家说:“来,你们都吃吧!这是我们自己煮的肉,味道很不错!”

众人正在吃肉,马宁国又将带来的白酒打开一瓶,对大家说:“诸位,今天在这个特殊的地方与你们这些特殊的朋友相见,非常高兴,所以这第一杯是我们认识的酒,干杯!”

说完,他自己首先喝完手中的那杯酒,接着张文昌寇平岗马中海马根儿罗旭都一饮而尽,其他的人有些喝完,有些没有喝,马宁国并不强求。接下来,马宁国又端起第二杯酒,提议道:“文昌,咱们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宁乌鲁木齐格尔木到处都喝过酒,唯独没有在青藏高原上喝过。

特别是在这座最高的山峰下面,咱们两个从来没有喝过酒。今天呢,你带上这些外国人来登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一直认为,登山的人都是英雄,现在这些英雄们马上就要成功。所以,为了预祝这次登山顺利成功,为我们在木孜塔格山下相逢,咱们干杯!”

到后来,张文昌不愿再喝,马宁国也不劝他,只有他们金矿来的五个人不停地喝。外国人见到这种阵势,都觉得难以理解,说挖金子的人都是由特殊材料构成。三个姓马的酒一喝多,也不管眼前是什么肉,只要是拿起来吃,直喝到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