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第6章 大禹治水报父仇(治水)

作者:垂翁|发布时间:2019/11/21 17:11:50|字数:3111

主题教育:恨天恨地恨人都没用,干成一件事比什么都强

1.舜帝南巡,死在洞庭湖;禹正式上位;舜子商均退场

禹住在山顶上的茅棚里,这里地势最高,方便观察水情。有星月的夜晚,水面反光像鱼鳞;如果是在无星无月的夜晚,就只能看到一口黑水缸。

天文官羲和两个人每天起得早,忙碌不停地观察天象,作记录;但比起禹来,他们不算早起的人。每天一大早,禹全身湿漉漉地回到山顶茅棚睡觉,这说明他整夜都泡在水里,有时沿堤巡察,有时下水观测,有时泅水打捞浮物,推测上游水情。太阳升起,禹就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洗脸的时候,益来报告情况。

“舜帝南巡,死在了洞庭湖;娥皇女英二妃殉主,做了洞庭女神。”

禹洗脸不停。

“三人死,四凶乐,天下大悲。”

禹把头埋进洗脸盆里。

“舜子商均,即帝位。”

禹抬头,向南方拱手,表示哀悼与顺从。随便擦了擦脸,扛起一把大铁锨,下山去。益赶紧扛起一把小铁锨,跟着下山,边走边汇报。

“舜子商均,不能服众。您瞧,山下诸侯都在那里等着您呢。”

禹没有表情,走到山下诸侯中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跪倒一大片。

有人说:“神禹啊,我们跟着你干!”

这话是一语双关,禹却好像没听懂,只是照常命令身边的益把工具分给大家。有人正在向禹使劲磕头,冷不防头上出现一把锄头,吓一大跳,接过来当拐杖站起身,走到禹的身边傻笑。人群哄笑。

禹还是没有表情,走到前面。治水的队伍拉起来,向一股大水走去。

山顶上立起一竿红旗,是天文官羲和二人在观测风向。

禹回头看红旗,黑脸膛被阳光照亮。

2.舜杀禹的父亲鲧

当初治水失利,舜帝把鲧查办,捆绑在羽山治罪。

舜大声训斥:“治水治了九年,毫无成效,你说怎么办?”

鲧跪在地上,全身湿透,不知是汗还是水。双眉紧锁,无言无语。

舜问四岳:“人是你推荐的,有何话说?今年死的人比九年前还多!”

四岳甩袖子遮脸。

舜向尧行礼:“你是皇帝,你来办。”

尧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叹息:“皇帝也是人啊。舜啊,你是办事人,如今你掌权,这事还得你来办。”

“我没法办!”舜斩钉截铁回答。

尧帝说:“请问天意。”

尧舜二人携手漫步在羽山上,眺望水情。

尧指着水说话:“我一当上皇帝,大水就来了,看来老天爷要我让贤啊。”

舜不敢接话。

尧指着舜说话:“人心如水,流转不已。你明白吗?今天老百姓服你,明天服别人,要想长治久安,就得不断拯救。如果无人可救……不妨把治人当救人。这也是天意啊,除此外,哪有什么天意?”

尧帝指着山下百姓说话:“有一种羊叫领头羊,还有一种羊叫替罪羊。舜啊,照你想的去办吧,我老了。”

舜领命,走回到鲧的身边。手一挥,斩立决。

3.神禹诞生

一双无形的大手在翻一本大书:《神的族谱》,上面写着:

“夏禹,名字叫文命;

禹的父亲是鲧;

鲧的父亲是颛顼;

颛顼的父亲是昌意;

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禹是黄帝玄孙颛顼的孙子。”

蜀山高耸,岷江低垂。

蜀山氏神宫,一片嚎啕大哭。

鲧的妻子修已跪倒在地上,向天空哭喊:“天哪天哪,我的夫君被皇帝杀了!没有一天不工作,没有一天不劳苦,没有一天睡好觉,没有一天吃饱饭,九年了,风里来雨里去,到头来被杀死在羽山下。皇帝啊,这就是你说的公正吗?”

修已的老母亲跌跌撞撞跑过来,捂住她的口:“不能埋怨啊,孩子!不能埋怨老天爷。”

“那我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仇人会把他养大,爱他疼他培养他,让他当皇帝。”

“天啊,这是什么道理啊,我不懂!”

“男人的道理女人没法懂,正如女人的感情男人没法懂一样。”

“妈妈,我的孩儿我自己养不行吗?”

“不行啊。仇人杀了他的爹,仇人就是他的爹。”

“我不!”

老母亲叹了一气,把地上的女人挽起来,坐着说话:“当初你看见流星横贯昴星,梦魂不安,意念中有感触;后来又吞下了神珠薏苡,你会生下一个孩子像他的祖宗,会有神龙相助,成就天翻地覆的大事。”

“不就是治水马?淹不到我们这里。”

“孩子你错了,这水比想像的大。”

母女二人眺望蜀山下的世界。

蜀山老母说:“你看,这里叫汶川,这座小山叫石纽山,像一个小小的纽扣。纽扣底下就是洪水滔天,一旦打开,会有大地震爆发,很多人死去。因此,上天让你把孩子出生在这汶川石纽山,是要让他镇住洪水与地震。”

“他那么小,那么弱,怎么能镇得住呢?”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正,就镇得住任何场面。只是苦了我们的孩儿!”

母女二人拥抱着哭泣。生产的时候,祥云涌起,小婴儿从母亲裂开的胸口爬出来。他的母亲因他而死。

蜀山老母不敢训斥,把小婴儿抱在怀里说:“你真是一条虫子,名字就叫禹吧!”

禹昂首啼哭,声音洪亮。

汶川一带的百姓敲锣打鼓庆祝。

4.舜启用禹治水

汶川,石纽山。

舜站在山顶召唤禹:“我儿我儿,你在哪里?”

一召就来,只是不说话。

层层叠叠的人,看这两人见面。

“听说你很有本事,有仁爱之心,皇帝命令我来聘请你为治水大臣。”

禹下跪,表示接受任命,只是不说话。

舜使了个手劲,把禹拽起来,逼问:“我杀了你的父亲,你会不会把我杀了,为你的父亲报仇?”

人群围上来,表情各异:关心担心幸灾乐祸,等等。

禹以同样的手劲紧紧地拽住舜,终于开口说话:“你不是我的仇人,洪水才是我的仇人。治水成功,就是报仇。”

百姓欢呼,舜与禹携手同行,渐渐远去。

5.禹的治水团队:益后稷应龙;禹与瑶姫的恩怨

长江流到三峡,江水滚滚东流,被巨大的石壁挡住,流不出去,不停地洄漩,激起冲天巨浪。

禹带领一群人来到石壁下,他们的交通工具正是应龙黄帝留下来帮助他们的神龙。

禹的左手是益,忠心耿耿的谋略大臣。

禹的有手是后稷,任劳任怨的农业大臣。

益向禹说话:“神禹啊,有了神龙相助,我们逢山走山,逢水走水,治水已经成功了一半;您每到一地,就命令洪水退去,撒下息壤让后稷种上庄稼,让老百姓有饭吃。如今我们跟随你来到长江三峡,是否需要再次让我们的工程师应龙大人把这石壁掰开一道缝,让长江水流出去?”

大禹仔细观察,问后稷:“这三峡的山顶上是否适合种植庄稼?”

后稷恭恭敬敬回答:“只能种树,不能种庄稼。就让它青山绿水,四时花香不断。庄稼可以到别处种,此处就用作天帝的花园神灵的苗圃吧。”

大禹赞赏:“好啊!”问:“有没有花木种子?”

“有的。”

后稷从口袋里捧出花木种子,高高擎举在手心。

大禹目视神龙。神龙会意,眨了眨眼睛,取水洒山,然后将花木种子均匀抛撒,像一条彩虹,撒在三峡的群山顶上;喷出口中灵珠,降下灵雨。转眼间,三峡的群山青了,鸟语花香,有猿啼声震响在石壁之间。

有一位女神骑着一只大花豹漫步山巅。大禹仰望女神,对众人说:“这位应该就是掌管三峡的瑶姬姑娘,我先去问问她,怎样才能开山泄洪?最好不要破坏就能建设,这石壁多美,我要为后人留下长江三峡无可比拟的壮景。”

众人称好。神龙把大禹轻轻搁在山巅。

瑶姬把大花豹放走,背对着大禹说话。

大禹:“请问瑶姬姑娘,怎样才能让长江水流出三峡?”

瑶姬似乎用背影来说话:“你说的事最好不要去做。”

大禹:“你是怕我辛苦吗?再辛苦的事我也愿意去做。”他向山下挥手,山下的人也向他挥手。

瑶姬摇头说:“不是怕你辛苦,是怕你犯错误。”瑶姬抬手指向西边的晚霞:“你可曾看到,晚霞的下面有一座山,名叫昆仑山?”

大禹:“我知道。我的神龙就是从昆仑山下来的。”

瑶姬:“长江从昆仑山流下来,本来是流向西海,这三峡正是它的边界。到了三峡,它就应该洄流向西。”

“那样岂不淹没大半个中国吗?”大禹激动地说:“不行!我要让长江改道,流向东海,冲开一条路,就让长江水把洪水带走。”

瑶姬猛地回头:“不行!如果长江水东流,我怎么办?”

大禹说:“你这话我不懂,请明说。”

瑶姬没办法,只好挑明了说:“我的夫君会来看我,我们约好了一起去西海;如果长江水向东流,流到东海,我的夫君会以为我变心;我的母亲王母娘娘会把我变成一块石头,惩罚我。”

大禹说:“原来这样!”他低头下山。

瑶姬哭喊:“难道你忍心让我变成一块石头吗?”

大禹不回答。

瑶姬招来大花豹攻击大禹,大禹将大花豹擒住,扔给神龙做点心。大禹站在巫山顶上发号施令:“开山!”补充说明:“开一道缝就可以了,不要损坏石壁。”

山下电闪雷鸣,神龙开山通流。新的水道分三级,被称为三峡,分别是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从此长江畅通无阻,奔腾欢唱,流向东海,只是瑶姬姑娘也从此变成了一块望夫石。